古今中外,不少文臣武将,王公大臣、平民百姓对酒情有独钟,他们爱酒、品酒,被后人冠以“酒徒”、“酒狂”之名。
“酒徒”一词典故
“酒徒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,当初并无贬义。传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:郦生名郦食其,陈留高阳人。好读书,有奇谋,家贫落魄却放荡不羁,故人们称他为“狂生”。汉高祖刘邦起义后,久攻陈留不下。正在无计可施之际,郦生前去求见,他对看门的军士说:“请你通报一声,说有个60多岁的儒生来见。”军士说:“刘邦向来讨厌儒生。过去有个儒生来见,他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夜壶撒尿。平时说话,一提到儒生他就大骂,所以最好不说是儒生求见。”郦生说:“但说无妨,你就这样去通报吧。”军士只好进帐通报。当时刘邦坐在床上由两个女人为他洗脚。他问道:“来的是怎样一个人?”军士说:“看样子像个大儒,穿的儒者衣服,戴的儒者帽子。”刘邦说:“你就说我正在为天大的事发愁,没有闲功夫见儒生。”军士出来传达了刘邦的话,郦生怒眼圆睁,呵军士说:“你再滚进去通报,就说我是高阳酒徒,不是儒生!”刘邦听是酒徒求见,马上停止洗脚,说:“快请客人进来。”由此可见,酒徒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,比儒生要高得多。
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
“酒狂”名词来源
“酒狂”这一名称,也始于汉朝。《汉书》77卷记载:汉宣帝时期有个盖宽饶,河南人,为人刚直清廉,任负责治安的司隶校尉,以法办事,京师清宁。一次,平恩侯许伯新建的府第落成,丞相、御史、将军等达官贵人都前往祝贺。盖宽饶迟到,许伯说:“盖君迟到……”话还没有说完,盖就说:“不要让我多饮酒,我是酒狂!”丞相魏侯说:“他醒的时候就狂,何必饮酒。”一会儿酒酣作乐,长信少府檀长卿起舞,扮成猴子与狗斗,满座大笑。唯独盖宽饶仰头环视新房,长叹一声说:“这房子真好啊!然而富贵不能长久,新居落成忽然换了主人的事,我见得多了。唯有谨慎做人才能长久,君侯要引以为戒啊!”说完,他便退席而去,接着就向宣帝弹劾檀长卿在众人面前跳猕猴舞,失礼不敬。宣帝要治檀罪,许伯入朝罪才得以幸免。可见这位自称“酒狂”的人老盖一点不狂,而那位装扮猕猴的老檀倒是“狂”得差点被罢官。
到了西晋,“竹林七贤”中有位刘伶,纵酒放达,那才真是个酒狂哩。他经常喝醉以后赤身裸体躺在地上酣睡。有人进屋去劝他穿上衣裤上床睡,他却说:“天地就是我的床,房间就是我的裤,你怎么钻进我的裤子里来啦!”他又曾坐鹿车出门,随身带着一壶酒,命家人拿着锄头跟在后边,说:“我醉死在哪里,就在哪里把我埋了。”
如今“酒徒”、“酒狂”多被用作贬义,甚至形容人不思进取,沉迷饮酒,形同酒鬼,但在古代并非如此,往往只是对爱好饮酒之人的统称。
积德泉酒曾进贡清宫,又因历史的、地理的原因,积德泉酒也曾是伪满宫廷御酒。清朝皇妃李玉琴女士七十多岁高龄再访酒厂时,题写了‘积德泉清宫御酒’,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见证。长春市酿酒总厂,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,积累了丰富的酿酒技艺,是国家酒文化重点研究单位之一,是国家商务部首批授牌的‘中华老字号’企业,是首批省政府认定的“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白酒企业单位。2015年被市政府评定为“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”单位,市委宣传部组织、网民推荐为“最有长春味土特产”。积德泉私人定制酒,以客户元素为核心,将客户的文化理念最大程度的融入到酒中,独一无二、世无再有、历久弥珍。在酒质方面追求极致品质,工艺不厌繁复必取精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