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酒习俗:“头三杯”是个什么说法

在河南喝酒,在大家互相敬酒之前,先喝头三杯酒。当然,如果是大杯的话,可以分三次喝完,如果是小杯,则需要满饮三杯。这个“头三杯”是个什么说法?

无论是身在河南,还是做客河南,只要上过河南的酒桌,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规矩:在大家互相敬酒之前,先喝头三杯酒。当然,如果是大杯的话,可以分三次喝完,如果是小杯,则需要满饮三杯。


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

这头三杯酒,往往是主陪先喝,但大家并非接连喝下,而是分为不同的时段,比如在凉菜上得差不多,并且是双数之时,大家动筷子之前,先喝一杯开席酒,然后吃菜的时间,再穿插性地喝两杯酒。

事实上,不光是河南,山东也有这样的喝酒规矩,但为啥要在互相敬酒之前喝三杯?这个问题,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。

有人说,喝头三杯酒来源于古代的科举考试:文人饮三盅进三场连中三元,想必是有临别饮酒送行与祝福高中之意。

但杜康哥认为,这样的说法太有局限性,并且起源时间也太晚,与河南源远流长的喝酒文化不太匹配,而最有可能的起源时间,则是先秦及秦汉时期形成的儒家礼仪经典著作《礼记》。

《礼记·玉藻》中记载:“君子之饮酒也,受一爵而色洒如也,二爵而言言斯,礼已三爵而油油,以退。”

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三爵之礼”,因为儒家倡导文明饮酒、适量饮酒,所以酒桌上喝酒时,大家喝够三爵,到了微醺的状态,就不再多喝了。

杜康哥猜想,儒家曾经长期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,因此,它所倡导的“三爵之礼”,自然成为中原大地的饮酒文化,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喝酒规矩在河南和山东至今存在的原因,但后来因为饮酒器具的变化,演化成为喝头三杯酒。

但随着汉朝以后,多个朝代社会相对稳定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喝酒文化更加盛行,甚至出现了强行劝酒之风。因此,出现了现在河南酒桌上的新规矩:往往喝完头三杯酒之后,人们才真正进入酒局,主陪、副陪等挨个儿敬客人,然后客人再挨个儿回敬主人。

河南是中华美酒的诞生地,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。喝酒之风自然盛行,“不醉不归”形容河南待客饮酒,十分贴切。

简约版长春大曲.jpg

积德泉酒曾进贡清宫,又因历史的、地理的原因,积德泉酒也曾是伪满宫廷御酒。清朝皇妃李玉琴女士七十多岁高龄再访酒厂时,题写了‘积德泉清宫御酒’,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见证。长春市酿酒总厂,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,积累了丰富的酿酒技艺,是国家酒文化重点研究单位之一,是国家商务部首批授牌的‘中华老字号’企业,是首批省政府认定的“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白酒企业单位。2015年被市政府评定为“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”单位,市委宣传部组织、网民推荐为“最有长春味土特产”。